古民居用上“智慧大脑”构筑消防安全防护网

来源:ob欧宝官方网站入口    发布时间:2024-07-10 20:00:42 点击:1次

  烟感探测器、消防广播、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器……近日,记者从石井镇政府文体站获悉,该镇多处文保单位的电气线路套管敷设和智慧安全用电系统建设已完成,并且同步推进消防安全工程改造升级,采用人防配合技防相结合的手段,对文保单位做系统科学管理。

  昨日,记者来到石井奎霞村,13栋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的古厝在冬日暖阳下壮丽无比。走进代庵大厝,只见屋内的配电箱旁装有一个智慧用电设备。

  “可别小看这个盒子,它可是智慧用电服务系统的‘大脑’。”实施工程单位工作人员和记者说,智慧用电服务系统利用联网技术,对电气引发火灾的重要的因素进行不间断的数据跟踪与统计分析,实时监控电气线路情况,及时有效地发现用电设施安全隐患并向系统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同时,屋里的电线采用防火镀锌管代替普通塑料管,做好电气线路套管敷设。

  “南方夏季高温,用电负荷偏大,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隐患。现在统一安装智慧用电系统,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及时报警,能有效让我们做好防范。”奎霞村村委会副主任林志坚说。

  负责中宪第消防工程改造的工作人员黄先生和记者说,本次改造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消防工程、强电改造以及应急疏散系统。其中,消防工程是本次改造的核心,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更新为主要内容。

  黄先生介绍,这次施工引进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古厝内外布满200多个烟感探测器、12支消防广播和数十支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器等设备。若发生火灾,浓雾达到一定数值,烟感探测器将自动启动防火警报,系统主机随即触发报警系统,广播开始自动播放避灾警告,提醒住户及时撤离,为古民居构筑了消防安全防护网,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重保险”。

  此外,强电系统改造也是本次工程的重头戏,重新设计电路系统布局和走线,全部采取隐藏式的格局。同时,在前期和住户沟通的基础上,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哪里要留插座,哪里要多开关,都可以实现。

  “哪怕是没有住人的空房间,我们也安装了一盏灯、一个插座、一个开关。等到电路系统通电运行后,原有的电路就弃之不用。”顺着黄先生的指引,记者依稀能看到一些墙面上残留着的电箱、电线痕迹,而经过重新改造后,这些“牛皮癣”不复存在,既美观又安全。

  小系统有大作用。智慧用电项目不仅提升了电气设备的安全水平,更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有效提升文保单位电气火灾防范能力。

  记者从南安市文体旅局了解到,南安市为全方面提升文保单位消防防范水平,大力推进省级以上(含省级)文保单位电气线路套管敷设和智慧安全用电系统建设项目。

  此项目顺利申报为2020年泉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获得泉州市级补助60多万元,南安市级配套投入200多万元,在石井镇奎霞建筑群、延平郡王祠,水头镇安平桥(海潮庵)等全市18处省级以上(含省级)文保单位铺开。当前,省级以上(含省级)文保单位电气线路套管敷设和智慧安全用电系统建设已完工。

  同时,2021年起,这项工程还将延伸到丰州书院、溪溢学馆、石井郑氏宗祠、白云寺等23处市级文保单位,预计需要投资115万元,也已纳入南安市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工程中,为了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防范体系,南安市率先在电气线路套管敷设和智慧安全用电系统建设项目中结合消防工程建设,多管齐下,为这些文保单位结结实实上了层层保险。

  “目前已经在推进消防工程建设的有官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石井中宪第、省新林氏民居3处国保单位和石井奎霞建筑群、石井延平郡王祠和洪梅灵应寺等10处省保单位。今年,我们还申请到国家补助资金约800万元,将对英都坂埔古厝、眉山观山李氏民居以及丰州桃源宫陀罗尼经幢3处国保单位做消防工程建设,目前正组织工程预算。”南安市文体旅局工作人员和记者说,接下来南安市还将通过多措并举,营造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充分的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上一篇:【48812】猛进新征途 建功新时代丨这个奇特“小盒子”24小时看护燃气安全!
下一篇:【48812】给乡村老房子装置智能报警设备宁海县建立“才智消防”防控渠道